渭南师范学院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腹肌(第二节)

院校:陕西成人高考 发布时间:2022-08-08 16:29:33

     四、腹肌


     腹肌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

     (一)前外侧群

     前外侧群形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等。

     1.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为上宽下窄的带状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

     2.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由外上斜向前内下方,后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上、中部肌束向内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近乎三角形的裂孔,称腹股沟管浅(皮下)环。

     3.腹内斜肌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 在腹外斜肌深面。起始于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2,肌束呈扇形,大部分肌束向前上,在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腱膜并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在腹正中线终于白线。腹内斜肌的下部肌束行向前下成向上,呈弓形,跨过精索后延为腱膜,与腹横肌腱膜的下部汇合成腹股沟镰或称联合腱,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男性腹内斜肌的最下部发出一些细散的肌束,向下包绕精索和睾丸,称提睾肌,收缩时可上提睾丸。

     4.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在腹内斜肌深面,较薄弱。起自下位6个肋软骨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3,肌束横行向前,延续为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后层愈合并经腹直肌后方至腹白线。腹横肌最下部分分别参与提睾肌和腹股沟镰的构成。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压,保持腹腔脏器位置。当腹肌收缩时,可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还可降肋助呼气并能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

     (二)后群

     后群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将在下肢中叙述。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位于腹后壁,起自髂嵴的后部,向上止于第12肋和第1~4腰椎横突。作用: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