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质大学2022年函授学习课程-敏感的语体把握(第四节)

院校:河北成人高考 发布时间:2022-08-02 17:08:13

     四、敏感的语体把握


     要善于辨别和使用不同色彩的语体。语体,指由于交际场合、目的、内容、对象等的不同而在文本中所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和熟语材料的选择、语法结构、词音手段选用等方面。语体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人类交际的多方需求,存在的物质基础是语言材料在功能上的分化。因此,语体也可被称作功能(或职能)语体。“在一定的交际领域里,作为有目的地选择的结果而产生的表达手段,历史地形成了并为社会成员认识到了的体系,就是语体。”①语体的发展性和稳定性相互统一。语体是历史发展的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受社会变迁的制约,因而具有变化的特性;同时某种语体在交际中所经常复现的一系列遣词造句上的特点,又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语体又是排斥性和渗透性的一致。各种语体在一定历史时期都有自己典型的、公认的表达方式和手段,而这同其他语体是不调和、相排斥的。然而语体中的个别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他语体转化,各语体要素的转化、渗透,必然导致一些介于两种语体中间的混合语体的出现。语体是构成文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阅读和写作中,对语体的感知和把握,也可以称作“语感”。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对语感日益重视,以至于超越了阅读和写作本身。有人认为语感是言语能力的核心,认为语感实际上左右着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抓住语感这一根本,语文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这一任务。人们普遍重视语感的直觉本性与整体特征,提出直觉思维活动是构成语感的核心因素,甚至称语感是一种语言直觉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而这种直觉是主体经验建构的结果。人们认为语感是一种言语感受经验,是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言语经验的习得是语感的惟一源泉。可见,敏感的语体把握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