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规范社会文化生活,调整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各种文化生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的总和。进入20世纪后,随着资 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活在整个杜 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愈加重要,宪法 对文化政策和文化制度的规定也日趋完善。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规定了文化制度,不仪规定公民的文化权利,还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文化政策。文化制度的范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与社会意识形态有关的基本价值观念;文学艺术、体育、科学技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文化事业和国家政策等。
一定社会的文化制度是为一定的政治制度服务的,政治制度又通过国家机器规范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文化制度是统治阶级以国家名义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发挥着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地位和统治秩序的作用。毛泽东曾经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当然,文化制度也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