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也就是说,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在数额上表现为各项收人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是衡量企业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利润指标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能够不断改善经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人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人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企业利润业务的基本内容包括利润的形成和利润的分配两个部分。
利润的形成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是企业全部收人与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其差额为利润,反之则为亏损。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实现的全部利润。营业外收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
无形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背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无形资产出售损失、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等。
(3)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也是归企业所有者的那部分收益,又称税后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