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成考函授《宪法学》学习课程—宪法解释的原则

院校:西安工程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6 13:04:58


    宪法解释的原则

    1.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任何一部宪法都有其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这些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或者规定在宪法序言中,或者体现在宪法条文之中。宪法通常以“人民主权”“权力监督与制约”“法治”“基本人权”等为其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有的国家还有特定的宪法原则和精神,如日本宪法的掂本原则之一是和平主义,我国宪法的基本顺则之一是国家统一原则。宪法解释机关在解释宪法时,应当符合宪法的基木原则和基本精神,这是宪法解释具有正当性和法律效力的前提。

    2.符合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木任务和目的

    宪法序言中通常都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如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最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宪法解释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宪法规定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3.协调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宪法体现和规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根据这些基本原则,宪法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家机关的职权及其分工、公民基本权利等作出规定。因此,不仅需要综合认识宪法不同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还要分析宪法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宪法解释机关应在此基础上,把握宪法规范的准确内涵,作出适当的解释。

    4.协调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在乡数情况下,由于社会实际的发展,宪法规定在表面上可能不适应社会实际,甚至与社会实际相矛盾。宪法解释机关通过解释宪法,可最大限度地协调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