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影响供给的因素

院校:湖南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1 14:41:18


    影响供给的因素

    生产者在一定的时间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商品,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1.商品本身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小。商品价格提高,就意味着生产这种商品会给生产者带来更多利润,因而会吸引生产者去投资,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就全由于利润减少而削减生产,从而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

    2.相关商品的价格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甲商品价格下跌会减少乙商品的供给。两种替代商品之间,甲商品价格下跌会使乙商品的供给增加,反之减少。例如,一块地可种小麦也可以种苞米,苞米价格下跌,农民会不种苞米而种小麦,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右移。

    3.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生产成本,最终影响利润。当生产要索价格下降时,生产者愿意多投资,增加供给。当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时,生产成本会增加、生产者将削减投资和供给。

    4.生产的技术水平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会引起商品成本的变化,进而引起供给量的变化。技术进步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有可他在给定资源条件下更便宜地生产商品。

    或者说同样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商品,供给量就会增加,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低,降低了对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进而增加生产成本,供给量就会减少。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可将供给带到一个新的水平。

    5.生产者的目标

    在经济学中,一般假定生产者的最主要目标是获得最大利润,即以耗费最小的成本赚取最大的收益。如果生产者的目标是产量最大或销售收人最大,或者如果生产者还有其他政治或社会道德目标,如市场占有率、政治及名誉等目标,影响这些目标的一个或多个因素发生变动,供给就会有所变化。

    6.生产者的预期

    商品的供给量与生产者的预期价格负相关,当生产者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上涨时,就会囤积这种商品,从而减少这种商品的当前供给量;当生产者预期某产品的未来价格将下降时,必然大量抛售,增加这种商品的当前供给量。

    其他如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政府政策等也会影响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要比影响需求的因素复杂得多,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还要具体分析。 

    7.新技术与新产品

    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观察到许多商品,如电视机、空调、冰箱、计算机、计算器、手机、电子表等,近十多年来,销售量成倍上升,但价格却一直在下降。为什么这些商品的质量越来越好,价格却越来越低?主要原因是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在不断下降。那么,为什么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不断下降呢?那是因为这些行业都是技术进步很快的行业,而技术进步可以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

    以袖珍计算器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初,它还是高科技产品,生产成本很高,价格很贵,数量也很少。到了80年代,它已经变成了成熟产品,技术进步使其成本大幅度下降,相应的产量增加,价格也下降。到了90年代以后,袖珍计算器已经被当作工艺简单的小玩意,一款精巧而实用的计算器,已经能够非常廉价地购买到。

    再以手机为例,在中国,1994年拥有一款体积庞大的“大哥大”,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当时一款现在看来非常笨拙的移动电话,价格高达2万元,是绝对的奢侈品!能够买得起这样手机的人寥寥无几。然而,二十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时,满目看到的都是挂着、拿着手机的人,对于许多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品。手机的外观越来越小巧,造型越来越漂亮,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但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同时款式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一款新推出的手机价格5000元,但是,半年后的价格可能已经下降到2000元。如果你不在乎手机款式,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一款不错的手机。所有这些现象的背后,就是日益更新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导致了手机的质量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