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剑桥学院函授《现代汉语》学习课程-什么是语言

院校:武汉科技大学 发布时间:2021-01-15 19:34:16

    什么是语言

    按照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所述,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起产生出来的" .即劳动创造了语言。
  
    在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它具有了以下的特点:

    (1)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社会性是指语言和社会紧密联系,互相依存: -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离开了社会,语言就成了无本之本:另一方面,社会也不能没有语言,没有了语言,社会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全民性是指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没有阶级性。

    (2)从外部功能而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能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之所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指人们能够利用语言传递和交流信息,它是组成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也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来传递信息,但是这些声音一般都比较简单,表达的信息量也不丰富,而且它们是一个整体,不能重新分解组合,形成新的语句,所以不能看作真正意义上的语言。除了语言外,人类还使用一些其他的交际手段,比如手势、交通信号、代码等,但是这些手段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作为语言的辅助手段,所以我们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的意思是指人们能够利用语言形成和表达思想,它是思想最完善、最有效的载体。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 是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思维的进行必须有某种载体作为工具。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它借以反映事物的形式一概念、 判断、推理,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语言形式一词、 短语、句子。虽然也存在以直观动作为载体的直观动作思维和以表象为载体的表象思维,但是纯粹的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的概括程度极其有限,并且只出现在还没学会说话的婴儿和某些高级动物身上,人们一旦掌握了语言,就不再有纯粹的非语言思维了。人们可以有所侧重地利用直观动作或表象进行思维,但以语言为工具的抽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组织和制约着全部思维过程,所以我们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3)从内部结构来看,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声音要素,是它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符号的总汇,是它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符号形态的变化规则和组合规则,是它的结构规律。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

    (4)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任意性是指语言里语音形式同意义内容的结合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不过音义结合的任何语言单位一旦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之后,便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使用该语言所有的人都必须遵守,并且一代代传下去。线条性是指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限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一个地发出,像一条线似的随着谈话时间的持续而延伸,没有人能在同一时间位置上说出两个声音。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文字,但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文字。语言至少有几万年的历史,而文字的历史不过几千年。文字产生的基础是语言,是为了弥补口头语言一发即逝,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缺陷而产生的。语言与文字之间,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